【环时深度】听巴西华人讲述,中巴文化如何“融起来”

【环球时报赴巴西特派记者 唐亚 环球时报记者 徐嘉彤】编者的话:当地时间11月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乘专机抵达里约热内卢。《环球时报》记者在里约热内卢看到大批华侨华人自发地在道路两旁列队欢迎习主席到来,在巴西生活了18年的丁唯唐就是其中的一员。“我们还被巴西当地电视台报道,孩子们因为上了电视可开心了!” 丁唯唐高兴地对记者说。随着中巴建交迎来50周年,两国民众友好往来日益深入。近日,《环球时报》记者与5位在巴华人展开对谈,他们分别是:嫁到巴西7年的香港姑娘雯雯、在巴18年的珠宝商丁唯唐、巴西北京文化交流会会长赵永平、巴西德馨双语学校校长魏万古、巴西里约热内卢天主教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乔建珍。从他们的经历,我们可以窥见中巴人文交流半个世纪以来如何一步步不断深化拓展。本文根据他们的讲述整理而成。

嫁到巴西7年的香港姑娘:巴西“国菜”受到中国影响

当我老公第一次从巴西飞来中国跟我见面时,我们都感觉找到了彼此寻寻觅觅的另一半。他那时30岁,在巴西的文化里算非常“晚婚”,甚至他的父母都做好了儿子一辈子不结婚的打算。在婚礼前,我没有见过我的公婆,他们在儿子的婚恋问题上完全尊重他的意愿。所以,当他们看到我穿着婚纱走出来时,下巴几乎要掉到地上了,完全不敢相信儿子会找一位来自中国香港的女孩子。7年来,从一开始只有一台咖啡机作为结婚的“大件”,我们现在已经有了自己的房子和车。但抛开物质上的变化,我感受到更多的是我们文化上的碰撞和融合。

首先,巴西人以及很多拉丁美洲人的共同点就是情感充沛、表达夸张。比如,我很喜欢吃螺蛳粉,但我老公会觉得这种食物很臭,甚至会说:“你是要把我毒死吗?你要把这个家变成垃圾堆吗?”与之相对,不少巴西人会觉得我的表情非常“冷”。一开始我不太理解,后来我才发现,巴西人澎湃的情感会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在街上,哪怕是遇到路人,都有可能会被问候“早上好”“你还好吗”“你的父母好吗”等等。久而久之,我也慢慢习惯了这种来自巴西人的“爱的语言”,也会和路人有眼神交流,问问对方工作和孩子是否都好。

虽然巴西民众性格外向,但他们的视野给我的初印象很“内向”。很长时间以来,巴西都没有太“向外看”。我刚来巴西时,超市里商品种类很少,经常要在国内买完生活用品再寄到巴西。但近三四年,巴西越来越看向世界,尤其同中国经贸合作越发紧密,网购发展很快。现在我们能买到各种轻工业制品、电子产品等,包括耐穿的皮鞋、洗内衣的小型洗衣机、洗碗海绵、钢丝球等。

与此同时,中国文化也在融入巴西。有一次,我的巴西朋友点外卖,买了一份酱油炒意面,味道相当不错。此外,我还看到素食餐厅正在用中国产的豆腐改良黑豆炖猪肉(Feijoada),这道菜是巴西历史悠久的经典料理,我生完孩子第一天吃的就是它,这也是巴西人的传统。因此,看到巴西的“国菜”都受到了中国的影响,我感到非常惊讶。

不过,在不少巴西人看来,华人还是会有自己的“小圈子”,有困难倾向于向内部求助。我的感悟是,主动向外看会带来更多温暖和感动。我永远记得我怀孕时,我的巴西房东、朋友给予我的热心帮助,我的经历也告诉我,中巴民众是可以融起来的。

在巴西长大的珠宝商:巴西人以前害怕被中国人“卷”,现在希望多和中国人接触

坦白地讲,我刚来巴西的时候,对这里印象是非常不好的,这主要源于我父母的观点。他们1986年就出国经商,当时真的是“用生命做生意”,既辛苦又危险,好几次遭遇入室抢劫,枪就顶在脑袋上,被骗、吃官司全都经历过。但即便是这样,他们还是留在了巴西。

最开始我们做生意的时候,接触的都是巴西比较底层的民众,我们之间也会经常起冲突。那时,一些巴西人对中国人是一种戒备的心态,会觉得中国人是来“抢巴西人的饭碗和资源的”,用我们的话说,就是很怕被中国人“卷”到。比如一些巴西人会认为,周末就不应该工作,但中国人周末也在工作,导致他们也不得不工作。

但现在我接触到的巴西商人的心态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一方面,这是源于巴西经济民生的改善和这些商人社会阶层的变化。他们很多人的家庭条件都更加优越了,由于父辈或祖辈可能已经来巴西开拓市场,通过工业优势等使家族积累下了一定的财富。比如我孩子巴西同学的父母就告诉我,他们要开始转型了,以后不再从事实业,要转去做贸易了。这也引出巴西商人对中国印象改善的另一方面原因,就是中巴商贸联系的日益紧密。中国连续15年成为巴西第一大贸易伙伴和第一大出口目的地,希望从事贸易行业的商人都多多少少要和中国打交道。这让他们对中国更加了解,对中国人也更加友好。

如今,很多中企涌入巴西,为巴西经济社会注入活力。在圣保罗的街上,到处都能看见比亚迪新能源汽车。最近几天我们在里约热内卢,也注意到街边大楼的显示屏上都是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交通银行等中企的广告。

在巴西35年的老一辈华人:我是巴西设立“中国移民日”的亲历者

1989年,我来到巴西圣保罗。一开始只是抱着出去看看的心态,而现在一转眼就是35年,圣保罗也算是我的“第二故乡”了。来巴西之前,只觉得它“远”。巴西距离中国近2万公里,我对这个国家也没什么印象,那会儿连对“足球”印象都不深,只知道桑巴舞。

刚来圣保罗时,巴西通胀十分严重。我拿着介绍信换了200美元,全家就靠着这些钱落脚。当时的巴西货币克鲁塞罗(1994年已停止收兑)很不值钱,我们到中国食品店换汇每次只用10美元一点一点地换。最开始的几年我在华文报社做过编辑,当过会计,也开过饭店。现在我是巴西北京文化交流会会长,也当过巴西中华妇女联合会会长。

值得一提的是,巴西政府2018年将每年的8月15日设立为“中国移民日”,我是这件事的亲历者。2016年,巴西中华妇女联合会成立十周年时,我们举办了一场庆典晚会,邀请了办公楼里的一位巴西律师参加,并告诉他,如果他有巴西朋友对活动感兴趣,也可以一起来参与。他听说这是妇女联合会的活动,就又邀请了一位女性政界朋友——时任圣保罗市议会副议长的埃迪尔·萨莱斯。

在这场晚会上,我们一同交流,聊起华人首次抵达巴西的具体日期究竟是哪天。据这位律师朋友在圣保罗市政历史档案馆的考证,1900年8月15日是圣保罗州庄园主招聘的首批107名中国劳工抵达圣保罗的日子,这也是巴西官方有据可查的华人首次抵达的日子。“这个日子很好。”萨莱斯对我说。随后,她就向圣保罗州议会提交了将“中国移民日”定为8月15日的提案。再后来,联邦议会的议员也提交了相关提案。

“中国移民日”的设立具有重大意义。巴西华人总数现在约有30万人,其中大部分都在圣保罗。虽然意大利、日本移民在巴西数量也不少,但都没有设立移民日。在我看来,这和华侨华人在巴西影响力增强的大趋势是相吻合的。更重要的是,这是巴西从国家层面对中国人对当地贡献给予政治上的认可,这与中国和巴西1974年建交、1993年建立战略伙伴关系、2012年又提升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历程息息相关。

中葡双语学校校长:从线下到线上,中文培训越做越大

2008年,我和太太、岳父一起从厦门抵达圣保罗。初到巴西,人生地不熟,我们吃了不少苦头。一家人摆地摊、做早市,每天早上三四点钟起床,不仅要应对警察时常“检查”,还要提防小偷。因此我们也一直在寻找其他机会。

第二年,我们偶然看到《南美侨报》上的广告,德馨中文补习班的创办者想为其寻找接管人,在了解到我们家的人都有从教经历后,当天就签了合同,把教室、课桌椅、书本等物品以3600巴西雷亚尔的价格转让给了我们,按当时的汇率算,大概是1.2万元人民币。如今,德馨双语学校从最开始不到20平方米的教室和八九个学生发展到拥有总校区和分校区,还有自己的教学区。

在这15年的时间里,最让我印象深刻的,还是新冠疫情。2020年3月,政府通知所有学生必须离开学校。一边是疫情之下不断流失的学生,另一边是员工工资和场地租金的压力,这场危机似乎是无解的。我和妻子赶快振作起来,开始探讨线上授课的可行性,并搭建网课平台,给所有老师进行网课培训。4天后,我们的网课板块上线,成为圣保罗地区第一个在线直播授课的学校,生源不仅包括巴西华侨华人子女,还逐渐遍及美国、阿根廷、墨西哥等国。到2022年3月开学时,归校的学生甚至比疫情之前的约600人还要多。

站在中巴关系下一个“黄金五十年”的起点,我们华侨华人还有很多事要做,首先就是要发展汉语教育。这是一个非常现实的课题:如果不接受汉语教育,很多出生在巴西的华侨华人后代根本不知道中国在哪里。第一代华侨华人的家国情怀,到了第二代、第三代就会被稀释。目前,海外华侨社团遇到的主要问题便是年龄断层,年轻人不愿加入。为此,我也在推进“雏鹰计划”,把华侨华人子女送到中国读大学。今年,我们有几名学生考上了哈尔滨工业大学、暨南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厦门大学等。我相信,4年后他们回到巴西,一定会分享更多的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中巴联系也会更加紧密。

孔子学院中方院长:对中巴友谊下一个“黄金五十年”充满期待

我和巴西以及巴西孔子学院的渊源始于语言——20世纪末河北省计划同巴西戈亚斯州建立友好省州关系,当时国内葡萄牙语人才十分稀缺,我通过相关项目到北京外国语大学学习葡语。2004年,全球第一所孔子学院成立,次年河北精英集团便计划在巴西建立孔院,并从教材入手。我参与了教材编写,我和孔院的缘分也正是通过这本教材建立的。

2010年9月底,河北大学着手在巴西建孔院,我因为懂葡语成为中方院长唯一备选人才,也参与了早期很多准备工作,推动里约热内卢天主教大学孔子学院的开设,这也是巴西第三所孔院,于2011年8月正式揭牌。从2012年起,我正式抵达巴西,把我接下来职业生涯的“黄金十年”奉献给了孔子学院。

2015年,我们在里约葡中双语高中组织了首届巴西中学生“汉语桥”比赛。回想起当时冠亚军胜出时的场景,我还是忍不住热泪盈眶。出身于贫民窟的巴西孩子从来没有想过自己能够通过“汉语桥”到中国去比赛,他们听到比赛结果后反复问我:“我们是可以去中国了吗?”在听到我一遍又一遍肯定的回答后,这些学生、老师和校长哭成一团。

现在,葡中双语高中的毕业生有不少去了在巴中企工作,他们走进华为、走进比亚迪,来到义乌、来到广交会,还有些学员在疫情期间做线上中文教学,举办关于中国的讲座。

今年是中巴建交50周年,也是全球孔子学院成立20周年。在巴西推广汉语和中国文化10多年,我看到孔院已真正走入巴西民众的心,葡中双语高中近两年的“中国日”品牌活动已经做到师生全员参与了。让我感动的是,今年的“中国日”活动上,巴西学生仅靠老师给的一本中医书,就真的还原出了一个中医工作坊。孩子们一边对我说“您辛苦了”,一边拉着我要给我做按摩、足疗。     

我认为,在讲好中国故事、深化中巴友谊方面,青年学生极具潜力。起初,我们需要用文化课推动他们对中国的认知,而现在他们是学了中文后有了强烈愿望要深度了解中国文化,两者有本质区别。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对中巴友谊下一个“黄金五十年”充满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