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低空经济明星企业申请破产,会重蹈电动车覆辙?

(文/张家栋 编辑/高莘)

据路透社12月30日报道,德国电动垂直起降(eVTOL)飞行器初创公司Volocopter于当日进入申请破产程序,其原因是无法筹集更多资金来维持正常运营。

该公司表示,“尽管近期进行了密集的筹资努力,但始终无法找到一个在破产程序之外维持正常运营的可行解决方案。”

Volocopter

该公司首席执行官Dirk Hoke称,“我们在技术、飞行测试和认证方面都领先于同行。这使我们成为一家值得投资的公司,同时我们将通过内部重组进行自我调整。”

低空经济“明星企业”

公开资料显示,Volocopter成立于2011年,旨在推动城市空中出行以改善交通出行效率。

2019年9月,已经成为戴姆勒最大股东的吉利集团,选择进一步扩大与戴姆勒的合作,共同投资Volocopter公司。彼时,Volocopter共获得5000万欧元(约3.8亿元人民币)的C+融资,吉利与戴姆勒双方各持股10%,并进入董事会。

在2022年,Volocopter又获得高达1.82亿美元(约13.3亿元人民币)的E轮融资,投资后估值为18.7亿美元(约136.5亿元人民币)。

2021年Volocopter在法国进行非载客飞行 路透社

截至目前,该公司曾从德国公司及全球投资者处获得了6亿美元(约43.8亿元人民币)的融资。

今年初,原本计划于今年巴黎奥运会期间进行大规模试飞的Volocopter,由于飞机发动机证书未能及时送达,最终未能兑现承诺,这一差池对公司的营销节奏造成了沉重打击。

目前,尽管高管层面始终对外表示公司拥有出众的技术实力,但根据Volocopter在12月初的披露,该公司旗下产品仍仅能满足欧洲航空安全局(EASA)要求标准的四分之三,这也意味着其产品距离最终进入市场,还要继续等待获得EASA的型号认证。

缺乏支持的欧洲低空经济产业

路透社称,当前欧洲的eVTOL企业正面临着财务危机,诸如Volocopter、Lilium等公司,在商业运营的准备上,需要持续寻求新的投资来支持其资本密集型业务。

无独有偶,就在11月,被誉为“空中特斯拉”的德国空中出租车制造商Lilium也表示,在解决其现金危机的努力未果后,它将“很快”申请破产。

该公司在上月递出的一份证券文件中表示,“我们一直在寻求融资和其他战略替代方案,但没有成功,显然,为公司融资是不可行的。”

与Volocopter相近,该公司也已经推出了已经具备短途通勤功能的模型机,然而其融资遭遇困境同样源于正在开发的飞机尚未获得搭载乘客的批准。

德国空中出租车制造商Lilium 路透社

有评论指出,在低空经济领域,中美在政策方面较为开放,欧洲的相对保守,成为了欧洲eVTOL企业遭遇困境的根本原因。

在10月的公告中,Lilium将矛头直指欧洲政府,称公司目前困境的主要原因是“缺乏政府的有力支持”。

与Lilium的破产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美eVTOL行业的蒸蒸日上,以美国空中出租车公司Joby为例,其在2024年上半年的运营亏损高达2.9亿美元(约21.1亿元人民币),净亏损为2.18亿美元(约15.9亿元人民币),尽管同样面临巨额亏损,Joby却得到了丰田的大力支持。

同在美国的Archer,也得到巨额资金,其中包括美国联合航空公司签订的价值10亿美元(约73亿元人民币)的200架eVTOL订单。

2024年进博会御风未来展示的飞行器 观察者网

而在中国市场,低空领域的发展则更是火热,近年来,低空经济被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定位为经济增长的新动力,这也为我国低空经济的发展大幅注入了信心。

受此影响,今年以来低空经济的融资事件显著增长,在2024年前6月,国内低空经济领域已发生融资事件26起,其中超70%投融资项目投向无人机企业。

随着大量资本的流入,我国低空经济也快速向商业化摸索,今年以来,峰飞航空、小鹏汇天、御风未来等公司均陆续完成eVTOL飞行器试飞,距离商业化推广仅一步之遥。据不完全统计,国内已有超过30家企业已经进入eVTOL整机研发领域;其中,约有15家载人eVTOL整机研发企业,完成了数千万元以上的融资。

与电动汽车的发展相近,欧洲的低空经济产业发展相较中美并不算晚,然而,企业征战市场的需求与政府犹豫不决无法背书的矛盾,最终致使了Volocopter、Lilium等欧洲企业在全球eVTOL行业发展正盛之时走向破产边缘。这似乎也暗示着欧洲低空经济的发展,将再度步上其电动化变革后尘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