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屠杀何以成为“永恒的记忆”
一场文献展,浓缩数十年史料收集、研究和国际传播成效
南京大屠杀何以成为“永恒的记忆”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杜莹
在人类文明的长河中,有些记忆刻骨铭心,永远镌刻在历史长卷上。南京大屠杀,这段人类文明史上灭绝人性的法西斯暴行,便是其中之一。这段历史记忆如何逐渐凝聚成中华民族的共同记忆,进而跨越国界,成为世界记忆,最终成为“永恒的记忆”,深深烙印在全球爱好和平的人们心中?
1月1日,“永恒的记忆——南京大屠杀文献展”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以下简称纪念馆)正式开展,一批珍贵的文献资料首次面向公众展出。透过这场文献展,记者寻找上述问题的答案。
档案文献揭开历史记忆
文献展的第一部分是“历史记忆:来自海内外的文献典藏”,展示了300余件来自受害方、加害方和第三方的档案文献。这些文献包括日记、书信、报纸、期刊、证言等,它们相互印证,构成了南京大屠杀历史的沉痛记忆。
在“受害方的证言和记录”板块,纪念馆首次展出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南京大屠杀亲历者、幸存者、目睹者登记表》。记者采访获悉,自1984年以来,南京进行了3次南京大屠杀幸存者普查,留下2750多份调查表,出版一系列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口述证言,生动记录了更多历史细节。
“刘北康,1937年居住在南京中华门外。当时,日本人在南京见人抓,见房子烧,见东西就抢,我家门口邻居养的猪被日本人抢走了。后来,我也被日本人抓去过,他们说我是小偷,给我灌自来水,还让坐老虎凳……”“梁真奎,1937年居住在原牌坊街37号。有一天,我亲眼所见我的近邻胡大姐被轮奸后跳楼逃走,又亲眼见一个中国兵被鬼子发现后一枪打死……”记者看到,一张张已经泛黄的登记表上留下不少南京大屠杀受害人、目睹者的证言,他们不止一次地提到“被开枪打死”“被刺刀刺死”“杀人放火”“横尸满街”等词句。
“第一部分展出的许多文献都令人印象深刻。”江苏行政学院教授、国家记忆与国际和平研究院研究员杨夏鸣说,例如1938年田伯烈编写的《战争意味着什么:日军在中国的暴行》,基于丰富、翔实的第一手资料,揭露了侵华日军在南京的残暴行径;1939年徐淑希编写的《南京安全区档案》,记录了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向日本大使馆提交的抗议信,信中反映了侵华日军暴行的各种案例,并在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中作为检方证据出示。这些文献的展出,不仅让人们得以窥见南京大屠杀的残酷真相,更让人们深刻认识到历史记忆的重要性。
学术研究深化共同记忆
历史记忆虽然深刻,但要想成为共同记忆,就需要通过学术研究与教育普及的桥梁。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学术界开始关注南京大屠杀史研究,并先后建立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史研究会、国家记忆与国际和平研究院等相关学会和智库,通过收集、整理和研究大量文献资料,推出专著、论文、研究报告等各类成果,不仅推动了南京大屠杀史研究深入发展,更为历史记忆向共同记忆的转变提供了坚实的学术支撑。
此次文献展第二部分“共同记忆:基于真相的文献研究”陈列了中外学者撰写或编纂的170多部南京大屠杀史研究著作、普及读物、论文集、智库研究报告以及国家公祭主题出版物。这些研究成果,不仅揭示了南京大屠杀的真相,更让人们深刻反思战争带来的灾难和人性的扭曲。
南京大学历史学院院长、国家记忆与国际和平研究院研究员张生认为,在此板块展出的南京大学日本史小组于1963年编著的《日寇在南京的大屠杀》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是世界上第一本研究南京大屠杀的专著,开创了南京大屠杀史研究领域,“该专著表明中国学者从上世纪60年代就开始对南京大屠杀史进行学术研究。一方面驳斥了日本右翼提出的中方由于中日关系恶化才开始进行政治性研究的谬论;另一方面开创了中国学界南京大屠杀史的基本叙事结构,此后经过几代中国学者长期的努力,建立了完整的学术研究梯队,把南京大屠杀史研究推向国际学术前沿。”
与此同时,教育普及也是共同记忆形成的重要途径。借助学校、纪念馆、媒体等多种渠道,南京大屠杀的历史被广泛传播和普及。人们通过学习历史、参观纪念馆、观看纪录片等方式,逐渐了解了那段历史,并将其内化为心中的共同记忆。
国际视角“讲好”世界记忆
南京大屠杀的历史记忆,不仅属于过去,更属于未来。随着全球化不断深入和国际交流日益频繁,这段历史逐渐跨越国界,成为世界的记忆。展览第三部分“世界记忆:面向全球的文献传播”,便是对这一过程的生动诠释。
展览陈列了高兴祖编著的《南京大屠杀的史实不会消失》日文版,张宪文主编的《南京大屠杀史》英文、日文等多语种版,《日本侵华南京大屠杀研究》杂志中文、英文、日文、法文刊以及“国家记忆与国际和平研究院”智库推出的多语种外译图书等共50多部南京大屠杀史料和著作的对外翻译成果。
其中最令记者印象深刻的是《南京大屠杀史》。10年间,该书成功出版9个外文版本,传播至美国、韩国、印度、以色列、哈萨克斯坦、波兰、墨西哥、阿尔巴尼亚、埃及等国家和地区,不仅让国际社会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南京大屠杀真相,更传递了中国人民对和平的渴望和呼唤。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原馆长、国家记忆与国际和平研究院研究员马振犊表示:“目前二战史研究存在‘重欧轻亚’的误区。事实上,日本作为发动二战的三大法西斯国家之一,主力部队在中国战场,中国人民经过14年不屈不挠的浴血奋战,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为最终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全面胜利作出了不可或缺的重要贡献。展览通过展示南京大屠杀史料和著作外译外宣的成果,向国际社会展现了中国人民为赢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的巨大牺牲。”
从历史记忆到共同记忆,再到世界记忆,南京大屠杀这段历史不仅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耻辱和伤痛,更成为全人类共同的记忆与警醒。正如文献展结束语所言:“我们在历史文献中固化记忆,又在记忆中书写新的文献,使铭记历史、珍爱和平的理念不断深入人心。我们要让历史的记忆代代相传,让和平的薪火源源不断,让文明的光芒熠熠生辉,为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世界而携手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