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啃老现象抬头,是年轻人不肯奋斗变得更懒了吗?
《农村啃老现象抬头,“富有富啃,穷有穷啃,婚前婚后都啃”》报道引起关注。
记者发现,在部分农村地区,中青年人出现啃老现象。有的打工数年,仍须家里老人贴补;有的为了结婚成家,婚前婚后都让老人“大力支持”;有的婚后子女管不了,还靠老人给抚养费。
报道提及,有22岁的农村大学生毕业后未找到工作,已在家休息几个月,打算先在家复习考公。
而24岁的进城打工青年,虽然工作了数年,但结婚仍然需要父母负担县城买房、彩礼等40万元的开销。
另有老人已经给儿子在城里全款买房买车,还要贴补儿子一家。
报道认为,受消费主义影响,农村攀比之风抬头,有的中青年人消费欲望强烈,一度追求高额消费,完全超越个人能力。高额消费掏空了一些农村中青年人的钱包,养育子女等应由其承担的责任义务,自然落到了家里老人肩上。
记者了解到,购房、彩礼等开支如今逐渐成为农村家庭的大头开支。这些行情不断攀高,一些家庭因此不堪重负。
针对一些农村攀比之风、消费主义抬头,部分专家学者建议,结合各地实际探索有效举措,发挥乡风文明软约束、黏合剂作用,通过正向激励,引导村民崇德向善,改善乡村风气。(《半月谈》杂志11月4日)
大学毕业生如果要考公,最好的办法就是在家脱产复习,尽可能抓住刚毕业后延续学校学习的一些习惯,以及年纪比较小、记忆力比较好的优势。这种情况下,在家复习考公,并不算是啃老。
如果毕业生一边上班,一边复习考公,在现在各级编制考试尤其是国考、省考高度内卷的形势下,是不太可能上岸的。
当然,话要说回来,有的毕业生回家后,或者不回家在外尤其是大城市租房居住,名义上是考公、考研复习准备,但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实际上天天就是短视频刷着、游戏挂着,然后靠外卖“续命”,还不断向父母要钱,这当然就是啃老。
再来看报道中所述的其他类型的啃老。啃老分成几种,除了前述的在家待着、宅着,生活用度全靠父母;更多的恐怕是买房由父母帮忙。而一些年轻人甚至中年人的家庭生活开销,也向父母伸手。
向父母伸手,将买房、买车的主要负担转嫁给父母,甚至还额外要生活费,这个当然算得上是啃老。这一代孩子,从00后上溯到前面的80后、85后,很多是独生子女,非独生子女家庭的兄弟姐妹也很少,成长环境中肯定受到了更多关爱,甚至是溺爱。这也使得很多中青年人在自己遇到困难时,更加直接地向父母伸手。
报道还给出了另一项原因解释,也就是消费主义抬头,而中青年的攀比之风使得啃老者的索取变得变本加厉。所以,报道援引专家的观点,认为应当倡导乡风文明,改善相关的风气。
原因当然没有这样简单。首先来说,买房、买车这种事,简单归咎于消费主义,或者彼此攀比,是不对的。买房是为了居住,解决结婚以及未来孩子的居所问题;买车可以有效扩大找工作的范围。这些都不能用攀比来作为解释,都与组建家庭、生存需要有关。
房地产市场的发展,房价甚至是县城、乡镇房价的拉抬,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已经确实地超过了年轻人甚至是工作了一些年头的年轻人的经济承受能力。
很多人计算年轻人的经济承受能力、收入和支出水平时,喜欢看大城市某些高新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白领、技术阶层的收入均值,以此作为参照。而在社交媒体,以及很多人的生活视野中,似乎能够找出很多收入非常高,比如从事工程项目,年纪轻轻就全款买别墅和豪车的案例。如果真是这样,那就无法解释比如拼多多,以及实体商业体系中的廉价百货店、杂货店,还有就是低价零食店的崛起——这些业态在20世纪90年代首先在日本东京等地兴起,很清楚的一点就是,年轻人收入下降。
其次,年轻人的收入尤其是工资收入,并未因为前些年经济的高速增长而同步增长,有着很深刻的因素。
现在的中青年(1975年-2004年出生),尤其是在农村,很多家庭为了孩子长大后有比较好的出路,在教育上长期、高额投入,有着比较高的预期,所以无论中青年自己,还是其父母,对于择业、事业发展的预期比较高。这种情况下,很多人错过了2005-2018年房地产市场飙涨的暴富周期。
也就是说,如果他们、她们没有读那么多书,没有那么认真、勤奋去工作,在那个周期开启之初就侥幸或有意识在好地段买下了房子,3-4倍的房价增值(小城市)到6-10倍的增值(中等城市),甚至15倍以上的增值(大城市尤其是一线城市)将彻底改变他们、她们现有的财富积累。
而在当时的周期背景下,很多行业除了互联网、金融、房地产以外,工资上涨水平并不高。工资上涨的速度远远赶不上房价上涨的速度。
而在房地产行情不再的阶段,房价实际上并未大幅落空,而关联的各行业运转景气指数却在下降,这种情况下找工作、保工作已经变得很难了,工资收入上涨对于很多人来说并不是那么现实。
第三,年轻人现在无论在大城市,还是中小城市和县城,如果不能考公考编进入体制,那么所能找到的很多工作,大多属于劳务派遣,稳定性不足,同工不同酬现象突出,这种情况下还要组建家庭、养育孩子,凭借一己之力,确实比较困难。所以,这样背景下出现的啃老现象,并不能一概而论为年轻人都不努力,都好逸恶劳——反之,通过乡风文明建设来引导,希望因此减少啃老现象,这个问题解决思路是严重错位的。